一个军长能调动多少人(军长和政委是平级干部)
那如果在军事行动过程中有意见分歧,谁来做决策呢?这种情况还是很常见的。政治干部可以充分监督军事干部,但有时效率不如“一长制”,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军一度考虑取消各级部队中的政治主官,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效率减少冲突,但最终没有实施。有一句话颇具引导性:政委是下最后决心的人。“党指挥枪”是人民军队的一项基本原则,政委的意见很大程度上就代表党组织。也就是说,政治主官在决定性上似乎要强于军事主官、权力更大,事实真的如此吗?
还是以军长和军政委为例。暂且不谈理论上的职权划分,军政委的实际权力,并不比军长大。人民军队历来讲究团结民主、有商有量,通常不会拿政委的“否决权”说事。比如《亮剑》里的李云龙和政委赵刚,两人时常会发生争论,但赵政委真正动用权力严肃否决李云龙的情况,还是很难见到的。谁在部队里处于首要地位,观众看后清清楚楚。战争年代,干部的军事指挥能力及资历贡献,往往发挥关键作用,包括影响组织决策。
在我军实际发展过程中,政治主官比军事主官更强势的例子,还是比较少的,能真正做到平起平坐就不容易。以开国元帅为例,罗荣桓是著名的政工元帅,解放战争中当过东北野战军、第四野战军政治委员,但他始终是部队里的“102”,无论决策权还是军中影响,都无法与“101”林总相比;而具备元帅资历的小平同志,建国后的地位逐渐超过老搭档刘伯承元帅,但抗战和解放战争时,很难说“老政委”是“刘邓大军”中最关键的首长,最多就是和刘帅旗鼓相当。邓公自己也曾讲过:二野打仗靠的是刘司令员。
这并不是说军事主官一定大于政委。政治主官强势的情况,也有。比如红军后期建立了“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”,司令员是彭老总,他来负责军事指挥;而彭总当时的搭档、也就是陕甘支队的政治委员,则是毛主席本人。1935年遵义会议后,毛主席逐步成为党和军队的领导核心,自然不会有干部的职权凌驾于主席之上,但这种“政治干部”占优的例子太少了。
所以一目了然,军事主官和政治主官谁“说了算”,要看该部队具体干部的人选,看谁更具有资历和威望。而资历与威望,往往来自于过往贡献和能力,并不局限于军事战绩,也可以是组织和后勤建设方面的成绩。总之,谁的实际权力和影响略大,与具体人选有着很大关联,这才是比较可靠的标准,不能根据职务性质一概而论。
在不违反组织原则的前提下,令队伍更有战斗力和凝聚力,就是硬道理。而鉴于军队工作的特殊性,除一些个例外,军事主官往往要比政治主官的影响力更大。当然到了和平年代,两者的个人发展情况可能会出现变化:政治干部的优势又凸显出来,很多部队中的政委、政治部主任,在党和政府机构中出任了较高的领导职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