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轻轨三号线路线图(重庆“轻轨”线线印象)
晓得重庆没有“轻轨”,只有单轨跟地铁,但我们偏要嫩个喊!
一号线:重庆第二条开通的轨道线路,而且人流量也配不上“一号”,由此可见东西方向并非重庆的发展主轴。然而由于其一端连着大学城,仍不失为大学生们的生命线,沙坪坝的中学老师也来得及到解放碑吃顿好饭,再回来接着上课。
以及,两路口站的文化墙挺值得一看,它能让你知道那个成为网红打卡旅游城市前的重庆是什么样。
二号线:重庆第一条开通的轨道线路,日本贷款,日本技术,算是有日本血统吧。因为最开始这条单轨被叫做“轻轨”,所以之后全重庆的轨道交通都得跟着叫“轻轨”。风景秀丽,尤其是从临江门到大坪的一路上,江水高楼长桥绿山尽收于车窗中,其中就包括佛图关春花衬托时“开往春天的列车”。
当然还有李子坝站“列车穿楼”奇观,不过倒不是修二号线真把那栋楼给打穿了,毕竟那栋楼压根就是和李子坝站同时兴建的,何况从建筑构造上来讲,李子坝站只是被那栋楼包裹的单独结构,和那栋楼没有任何接触。
佛图关公园,春花映衬下的二号线列车
三号线:世界最长的单轨线路,乘完67公里的全程得花上一个半小时的漫长时光;也是世界最繁忙的单轨线路,运营时间内几乎是无时无刻不拥挤,乘客们对这两项荣誉真是深深地与有荣焉!
一路上有很多“公里”(四、六、八和九公里站)和很多“院子”(郑家/唐家/童家院子),前者为抗战时公路运输的遗存,后者大概是什么姓郑、唐和童的地主留下的历史印记吧。
夜色中的三号线
四号线:从重庆北站与铁山坪之间的一段“拉椅子”(指线路乘坐率低)的盲肠线,到地铁进乡村和成为乡民进城卖菜的背篓专线,四号线的重要性和人流量虽还没上来,但讨论热度倒是有了。
五号线:直到2023年红岩村大桥轨通,结束了它六年的隔嘉陵江南北两岸相望,两截盲肠独立运行的状态,它才算有了些作为。
六号线:粉嫩的配色,然而搭乘的体验却与这种颜色很不搭,沙丁鱼罐头已不足以形容这条线的人满为患,早晚高峰时连关车门都成问题,堪比东京。但这倒也配得上它从主城区西北横劈到东南,跨江三次连接好几个组团和商业工作区的大手笔。
六号线冉家坝站的早高峰
九号线:天才的走向,终于坐“轻轨”从沙坪坝到观音桥不用为了跨江而换乘了。
公路桥左侧,号称重庆第二处列车穿楼的九号线化龙桥站和跨江桥
十号线:茄子配色,从此去机场和火车北站的乘客不用再去挤三号线,但指望十号线能缓解三号线压力的人似乎是失望了。
十八号线:终于,四川美术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也拥有了自己的生命线。
环线:好像差一点就能成为世界第一条“0号线”,到底功败垂成,但也不肯再得一个平凡的非零正数阿拉伯数字编号,遂根据其形状赐名为“环”。命运多舛,开通没几天就出现撞车事故,先是桥索断裂,接着是地下油库泄漏,弄得刚合龙不久的环又断开了,还得靠巴士接驳。
对了,这条线上还有甩站快车。
江跳线:还没搭过,没啥好说的。也许等它不再“跳江”而是真正跨江到江津时,本人会慢悠悠地坐着它去吃米花糖。